人文周刊·人物丨豫剧改革先驱樊粹庭:“狮吼”唤醒民族魂魄
樊粹庭:1905年生,原名樊郁,遂平县关王庙乡潘庄(现属驻马店市驿城区)人。1919年,入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读书。自幼酷爱戏曲,在大学求学期间经常出入票房、戏园,拜京剧名角贺桂福、云路卿为师学戏,为学校国剧队队长。1929年,河南中州大学毕业,获文科硕士学位
樊粹庭:1905年生,原名樊郁,遂平县关王庙乡潘庄(现属驻马店市驿城区)人。1919年,入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读书。自幼酷爱戏曲,在大学求学期间经常出入票房、戏园,拜京剧名角贺桂福、云路卿为师学戏,为学校国剧队队长。1929年,河南中州大学毕业,获文科硕士学位
我对陈素真大师的仰慕和崇敬由来已久,早在1956 年12月18日下午,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,上半场是商丘专区代表团(河南省越调团前身)申凤梅主演的《收姜维》,下半场是特邀代表陈素真主演的《宇宙锋》。
这操作我熟啊!跟我小区门口卖假发票的套路一模一样,今天叫王美丽,明天就能变成李彩霞。要是改名就能当大师,我明天就改名叫梅兰芳二世!
在20世纪30年代,陈素真、司凤英、常香玉就享誉河南,唱响于古城开封,在那里形成了豫剧史上第一次“三鼎甲”的局面,还被观众评出了“三鼎甲”的“状元”、“榜元”、“探花”。
女伶登台后,闻名遐迩的“豫剧皇后”陈素真复以其创造的“甩辫”“穿衣”和手绢儿、扇子等表演绝活再一次把此剧《梳妆》一折推向高潮,于是新的民谚又有“看看狗妞甩大辫儿,强似肚子吃饱饭儿。”
六十八年间,孜孜为艺,多有建树,除创用板胡为豫剧主弦外,对豫剧旦行的声腔、化妆、表演诸方面均有拔帜独树的开启之功。
豫剧,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发源于河南开封。豫剧原名河南梆子,是在中原大地的沃土中广泛吸收其他戏曲艺术成果基础上不断继承、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,其艺术不仅以唱腔铿锵大气,行腔酣畅、韵味醇美、生动活泼、乡土气息浓郁的独特风格见长,而且善于